生物降糖保健品市場發展勢頭看好
從目前來看,我國的降糖市場以西藥為主,約占整個市場份額的73.68%;中成藥為輔,約占24.7%。盡管占降糖類產品絕對優勢份額的是化學類處方藥,但長期服藥引起的耐藥性、肝腎損傷等副作用影響著糖尿病人的生活質量。由此,無毒副作用的降糖類保健品也在市場需求的前提下浮出水面。
糖尿病是繼心腦血管病、惡性腫瘤之后,引起致殘、致死的第三殺手。有專家預計,到2025年,75%的糖尿病患者將集中在發展中國家。在亞洲,印度、中國與日本分居糖尿病高發國的前三位。在西方國家,降糖保健食品已發展成為重要產業。例如,美國每年降糖保健食品市場銷售額高達25億~30億美元,降糖保健食品品種達上百種之多。日本也是糖尿病高發國,2003年日本國內保健食品總銷售額已突破1萬億日元,其中降血糖及減肥保健食品約占其中近兩成的份額。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,我國已有不少保健品殺入降糖市場。從1996年至2004年9月,我國共有241個保健食品獲得“調節血糖”的衛食健字文號,占國家保健食品批準總量的4.2%。尤其是“非典”之后,我國降糖市場迅速升溫。但目前降糖類保健產品尚未形成大的市場規模,調節血糖類保健食品只占全部降糖類產品市場的1.62%。從中可以看出,降糖類保健品市場有著巨大的市場開拓空間。
降糖類保健食品由于本身的安全性受到了市場的青睞。但是在國內市場占絕對份額的領導品牌并未樹立。目前,幾乎所有的降糖類保健品均打著“植物降糖”的旗號,但概念模糊,技術含量低,難以托起高端產品市場。
自1999年印度學者從專用苦瓜種子胚芽中,利用低溫萃取技術成功提取到“降糖多肽”后,這一具有顯著的降糖作用的功能因子便開創了“生物降糖”新階段。“降糖多肽”通過其特有的空間結構,誘導低活性胰島素恢復有活性的空間結構,從而“激活”胰島素,最終實現平穩調節血糖。
在降糖保健品市場競爭激烈的市場狀況下,廣西北生藥業的生物降糖生產者抓住了降糖市場契機,斥巨資買斷國際降糖技術專利并投入生產銷售。這在國內尚屬首例。據廣西北生藥業集團有關人士介紹,早在2002年2月,北生藥業就買斷了“降糖多肽”在我國的獨家使用權。中國政府批準該項專利技術產品為“唐美含片”。
據悉,北生藥業為確保“唐美含片”所需原料的質量,擬投資上億元在氣候與印度相似的廣西北海市,建立萬畝苦瓜種植示范基地。據北生藥業有關負責人介紹,公司此舉主要出于以下兩個方面考慮:首先,糖尿病在我國屬于一種多發病、常見病,市場容量大。而當時公司上市不久,迫切需要拓展生產規模,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,實現經營業績的快速增長。其次,涉足保健品市場是北生藥業的一大戰略發展方向,“唐美含片”使用簡單方便、口感清新舒適、功能與胰島素類似。這些因素使“唐美含片”成為了北生藥業的市場主打產品。據北生藥業北京市場的負責人介紹,北生藥業已經實現了“唐美含片”的產業化。
來源:中國食品報